以歌為媒 唱響鎮江的動人樂章

“一縷江風訴不盡,春秋年華;一壇香醋釀不盡,歲月年華……”一座城是一首歌的精神搖籃,一首歌是一座城的聲音名片。近日,“一首歌唱響一座城”鎮江主題歌曲陸續在“文化金山”“鎮江文旅”等公眾號上展播,充分詮釋山水花園名城,展示鎮江以“一首歌唱響一座城,一座城走向全中國”的獨特魅力,也吸引了許多市民學唱跟唱。

打造城市聽覺標識
一座城市的氣質與城市文化是息息相關的,音樂作為文化的一種表達方式,能促進提高城市建設發展的軟實力,整體提升城市文化品位。2020年央視中秋晚會上,歌手關曉彤一襲長裙站立船頭,與廖昌永隔岸對唱 《歸鄉》,著實讓鎮江火了一把。許多人在歌聲的指引下,慕名來到鎮江,尋找歌聲中的鎮江故事。這首歌促進了鎮江文化旅游的大發展,更極大提升了鎮江這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。
如何持續掀起熱潮,引起情感共鳴,通過音樂擴大鎮江影響力,做到叫好又叫座?“一首歌唱響一座城”鎮江主題歌曲征集活動應運而生,開啟了以音樂為媒開啟城市營銷新探索,打造城市聽覺標識,進一步提升鎮江的知名度、美譽度、傳播力和影響力,喚起人們宣傳鎮江、建設鎮江的文化自信。
2021年2月,我市對外發布“一首歌唱響一座城”主題歌曲征集啟事,面向全國征集獨具鎮江特質、富含鎮江韻味、彰顯鎮江魅力的城市主題歌曲。本次征集活動由市文廣旅局、市文聯、鎮江報業傳媒集團、鎮江文廣集團共同主辦。
鎮江主題歌曲詞作要求思想健康、緊扣主題、立意深刻,彰顯本土元素,融合鎮江的歷史和人文特色,展現鎮江獨特魅力和發展成果,積極向上、主題鮮明、詞句生動、雅俗共賞;曲作要求:風格不限、特色鮮明,旋律流暢、節奏輕快,朗朗上口,便于傳唱,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,富有時代氣息。
活動啟動后,全國專兼職詞曲作者踴躍參與、爭相投稿,市文廣旅局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223位作者的305件作品,經專家評選出十佳歌詞。同時,再次面向全國征集曲譜,收到作品68件,經專家評選出前6名,并遴選部分獲獎歌曲在網絡上展播。

聆聽城市背后故事
歌曲猶如這所城市的一張張生動而獨特的名片,傳達的不僅是對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,也向世人展示這座城市的形象,推動著城市面貌的變化。此次主題歌曲征集中涌現出的《月光漫金山》《讀鎮江》《鎮江我的家》《你是我鎮江》《此處望神州》等獨具鎮江特質、富含鎮江韻味、彰顯鎮江魅力的城市主題歌曲,融入了文化血脈,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鎮江城市的變遷,準確表達了城市內涵,讓人聽后感到真摯親切,倍感自豪。
《月光漫金山》歌詞以金山為題、感情為線,吸取了古人為鎮江而作的詩詞經典,加入了金山寺作為佛教圣地的元素,浪漫委婉的表達出“為愛勇敢”的主題延續。詞作者張彪表示,他的創作靈感正是源于民間傳說《白蛇傳》中白娘子“水漫金山寺”的橋段。“白娘子不惜代價拯救愛人,所以有了‘想念的人需勇敢,尋一份圓滿’這樣的句子。”
曲作者劉續紅運用形象思維的手法,精心設計精心創作。前奏吸收了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意味,讓月光的感覺油然而生,主歌部分娓娓道來,歌唱月光的美麗、金山的美好,副歌部分,高潮迭起,精彩不斷涌現。整首歌音樂節奏靈活靈動,旋律優美雋永。
“多少傳奇在歲月里珍藏,多少美麗在大地上綻放。”《讀鎮江》詞作者王振云認為,“鎮江是一個美麗迷人的地方,‘千年古城,城市山林’是其鮮明的特點。”他在主歌部分謳歌了鎮江璀璨的人文歷史和優美的自然環境,副歌部分則進一步深化了主題:“讀鎮江的古韻流芳,讀鎮江的山林霓裳。”通過《讀鎮江》,一種自豪感、幸福感油然而生,對鎮江更加熱愛。
《讀鎮江》是一首娓娓道來的,具有典型江南風格的原創作品,主題樂句清晰明朗,讓人印象深刻、回味無窮。曲作者張占春介紹道:“其曲式為二段式結構,贊美歌頌的副歌部分音域拉寬,與主歌部分形成感情和張力上的對比。”親切美好的主歌部分與歌詞意境相得益彰,全曲流暢、委婉又不乏激情,旋律朗朗上口,易學易唱。
“鎮江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歷史文化,如何在有限的一首歌的篇幅里全面、準確而生動地表述?”詞作者高漢武在《你是我鎮江》中,圍繞鎮江的歷史、美景和人文情懷主題,從“廣角”入手,從“長天”“大道”“長河”入手,描述城市的氣勢不凡,再轉入“特寫”,挑寫“硯”“剎”“蝶”“夢溪”等具有典型意義的鎮江元素,通過長短句的精心組合,句式的參差錯落,生動展現出鎮江美麗的生態風光、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城市魅力,贊美、謳歌了鎮江人民敢于追夢的良好精神面貌,表達了愛鎮江、贊鎮江的美好愿望。語言生動、易懂易記、雅俗共賞。
曲作者劉小賢采用中國“雅樂音階”和歐美民謠體裁相結合的曲風,用飄逸搖曳的6/8節拍為律動點,旋律清新流暢、優美動聽、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,讓《你是我鎮江》更加適合傳播、傳唱。
《此處望神州》則一改陳辭老調,寫出了千年名城鎮江的另一種風貌。詞作者高漢武取辛棄疾寫鎮江的千古名句“何處望神州,滿眼風光北固樓”入筆,大開大合,磅礴之氣噴涌而出,鎮江的精氣神躍然紙上。在表達中,特別注意用語精到,如“綠水織得青山秀”中,“織”字一出,盡得風流。
該歌曲曲風采用了中國風跟現代流行音樂相結合,節奏強勁,豪邁大氣、旋律朗朗上口、易學易唱。曲作者羅小龍、雷汀汀特別在中間加上一段戲曲腔,使作品更加別具一格。
“在創作這首歌詞時,我把江城、運河、香醋、三山等一些鎮江歷史人文、旅游資源特色,以速寫畫方式勾勒出來,副歌部分體現了鎮江人對家鄉的熱愛,對未來的美好期盼。”在歌曲《鎮江我的家》中,曲作者張馳峰采用流行音樂元素,使整首歌流暢,易于傳唱,尤其是副歌旋律,能讓人過耳不忘,印象深刻。

大力提升鎮江形象
“一首歌唱響一座城”主題歌曲征集結束后,入選作品歌曲除了在文化金山、文化鎮江云、文化鎮江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展播,還與“愛在鎮江”“我的城市我的歌”主題創作歌曲一同被匯編成冊,首次印制1000份,分發媒體、游客、學校等,以歌曲這種極具感染力和傳播效果的大眾藝術形式,鼓勵全民參與、全民互動,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。
音樂時時起,歌聲處處揚。如今,《鎮江我的家》《讀鎮江》等歌曲已成為鎮江市民自發組織傳唱的經典曲目之一,在城鎮、鄉村、社區、學校……只要舉行文藝活動、匯演、賽事,總會有人登臺唱起這些歌曲,也從側面印證了“一首歌唱響一座城”主題歌曲蓬勃的生命力和精良的品質。在鎮江市第十五屆金山文化藝術·國際旅游節上表演的歌曲《鎮江我的家》等作品反響強烈,受到中外來賓及現場觀眾熱烈歡迎。
企業營銷、產品推廣、旅游推介……城市主題歌曲發揮了“四兩撥千斤”的強大效用,既外塑了城市形象,又提升了群眾素養。據悉,接下來我市將通過歌唱比賽,景區和公共文化場所循環播放的方式進一步宣傳這些主題歌曲,大力唱響鎮江形象,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,促進城市文化建設發展。
(馬彥如 賀華俊)
圖片均為資料圖片
責任編輯:阿君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