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專利杠桿”撬動產業向“新”突破
金山網訊 專利數量增長是一個地區創新活躍度的體現,高價值專利培育和轉化更是產業發展優勢的體現。近日,我市首批市級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通過驗收,中節能太陽能科技(鎮江)有限公司(以下稱“中節能鎮江公司”)、江蘇鼎勝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稱“鼎勝新材”)等憑借突出的創新成果,成為全市首批標桿示范案例。
“高價值專利培育,是以市場指導研發方向,推動企業創造具有戰略性、前瞻性、能夠引領產業高端發展的高價值專利,最終將專利轉化為產品。”市知識產權局局長翟春輝介紹,首批示范中心聚焦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,知識產權部門引入專業團隊入企指導,建立專利導航決策機制,幫助企業精準布局核心技術專利群。
新能源賽道上,中節能鎮江公司依托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設,聚焦柔性光伏技術研發,成功研制厚度僅2毫米的柔性光伏組件。同時聯合復旦大學、江蘇大學等高校攻克鈣鈦礦材料穩定性難題,使光電轉化效率達23.6%,較傳統產品提升30%。
企業相關負責人坦言,從“實驗室”到“生產線”、從“技術壁壘”到“市場價值”,高價值專利培育的過程也是企業“提檔升級”的過程,進一步提升了核心競爭力。“圍繞這一技術,我們已形成覆蓋材料研發、生產工藝及回收利用的20項專利組合,并主導光伏建筑一體化標準制定,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化延伸。”
從“金點子”醞釀,到“金種子”播種,再至“金果子”收獲,在鎮江,依托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設,向“新”而行的不止中節能鎮江公司一家。同為標桿示范企業的鼎勝新材,以場景需求倒逼產出更多高價值專利,并由此產生鏈式效應,激活產業創新生態。
在江蘇鼎勝新能源的智慧工廠內,厚度僅9微米的超薄電池鋁箔正以每分鐘1500米的極限速度實現量產。據介紹,這項突破性技術的背后,是由23項核心專利構筑的技術壁壘,涵蓋合金配比、精密軋制、智能控制等關鍵環節,其高精度涂碳技術已授權下游新能源電池企業共同使用,助力長三角新能源汽車材料產業集群發展。不僅如此,企業還將7項基礎專利注入我市新材料產業專利運營基金,通過證券化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研發。
政策引領打造高價值培育“強引擎”,同樣值得關注。近年來,我市知識產權部門持續引導企業圍繞關鍵技術、主導產品、行業未來發展規劃等,扎實做好專利信息分析和競爭態勢分析,優化專利創造的結構和布局。同時,積極探索支撐區域發展的有效模式,實現高價值專利培育與產業的深度結合。
尤其是隨著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設,我市已初步形成“企業主體、市場驅動、產學研協同”的創新體系。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我市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9.71件,位列全省第四;有效發明專利總量25725件,同比增長19.97%。
“中節能鎮江公司、鼎勝新材等企業,從專利布局到市場突圍的實踐,也為我市探索‘專利賦能-技術領先-產業升級’的發展新路提供了樣本參考。”翟春輝說,市知識產權局將持續推進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設,鼓勵和支持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把高價值專利培育作為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和效益提升的增長極。(記者 朱婕 通訊員 周佶 李士)
責任編輯:李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