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華章 | 江蘇揚中:從單一工廠的綠色實踐到整個集群的協同發展 零碳園區點亮綠色智造新未來
在“雙碳”目標引領下,一場深刻的綠色變革正在揚中這片熱土上悄然發生。9月初,隨著新壩鎮海航電氣綠色零碳園區的正式投產,當地迎來了首個“雙90%”零碳示范園區,標志著揚中電氣產業從傳統制造向綠色智造邁出了關鍵一步。

“雙90%”的綠色突破
走進占地66畝的海航電氣零碳園區,3.18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。這里是揚中單體面積最大的智能制造工廠,更令人矚目的是,園區實現了綠電替代率和清潔能源本地消納率雙雙超過90%的突破。
“這意味著園區90%以上的用能都來自清潔能源,并且這些能源絕大部分都在本地消納。”ABB配電系統數字化及解決方案業務負責人蔣英介紹,海航零碳園區通過優化設計,完美詮釋了零碳園區的核心要義。
園區的核心秘密在于“光、儲、直、柔”一體化工藝流程:太陽能光伏發電為生產注入綠色動能,實現部分時段100%清潔能源利用;先進的儲能系統像“綠色充電寶”一樣完成能源峰谷調節;ABB直流配電與柔性調控技術,讓超過20%的能源實現柔性可調。這套體系不僅提升了能源效率,還通過參與虛擬電廠交易,讓園區從單純的能源消費者轉變為能源系統的積極參與者。

多重受益的升級跨越
在嶄新的生產車間里,立體倉庫自動調度物料,數控激光切割精準作業,機器人自動焊接火花飛濺,智能化裝配生產線有序運轉……這些先進設備正在專業生產制氫電源設備及ABB中低壓智能配電柜等綠色能源裝備。
“對我們企業而言,零碳轉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。”蔣英算了一筆賬:通過自建能源系統,預計3年內即可回收建設成本,后續自發自用的綠電將大幅降低能源成本。更重要的是,綠電生產的設備在出口時能有效應對碳關稅等綠色貿易壁壘,為設備出海歐洲等海外市場持續賦能。
數據最有說服力:海航電氣2024年實現銷售額4.44億元,2025年1至7月已完成銷售2.04億元,全年預計銷售突破5億元。隨著園區全面投產,將新增銷售6億元以上。這條綠色轉型之路,始于2024年12月的開工建設,歷經2025年5月主體竣工、9月順利投產,創造了“當年拿地、當年開工”的揚中速度。
盆景變風景的產業變革
作為ABB在國內的首家中壓授權企業,海航與ABB的合作已持續十余年,也是合作項目最多、出貨量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。這次零碳園區的建設,將雙方合作推向了新高度。
“我們首次通過數字化和光儲直柔技術,將綠色工廠模式成功落地于合作伙伴。”ABB配電系統中國區負責人羅輝表示,“海航的‘敢為人先’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范例。”未來,ABB計劃將柔性技術推廣至整個工程電器領域,進一步增強產業鏈韌性。
揚中作為傳統電氣設備制造基地,正借助海航零碳園區建設推動產業能級提升。目前,ABB在揚中已有包括威騰在內的30余家合作伙伴。“按照規劃,海航零碳園區將打造成可復制的示范模板,未來將推廣至揚中其他的伙伴企業,推動形成綠色產業集群。”蔣英對未來充滿信心,隨著更多企業建成零碳園區,將可聚合更大規模的可調負荷資源,構建協同能力更強的能源管理平臺。
江蘇海航電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阮立恒深有感觸地說,在項目推進過程中,揚中多部門聯動,在規劃審批、項目審核及竣工驗收等各環節給予了全程指導和高效服務,為項目快速落地提供了堅實保障。“隨著今年5月ABB電器攜手揚中智能電器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會的舉辦,雙方合作得到進一步深化,為零碳技術的推廣應用奠定了更堅實基礎。”
這個零碳園區的建成投產,不僅為海航電氣帶來了經濟效益和環保優勢,更重塑了揚中電氣產業的發展格局。從傳統制造到綠色制造,從單一生產到能源服務,揚中正以零碳園區為支點,助力從“光伏島”向“綠色能源島”的深度轉型,同時為長三角地區產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。(記者 朱婕 通訊員 冷旭穎)
責任編輯:費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