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華章 | 江蘇鎮江:變廢為寶,綠色創新助力沃土生金
機械臂精準運作,一袋袋育苗基質在經過科學配制、快速打包等工序后被碼放整齊,隨即發往全國各地的農業基地與園林苗圃……走進位于江蘇鎮江的江蘇培蕾基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,全自動生產線正以95%的機械化率高速運轉,這條年產能達30萬立方米的標準化生產線,見證著企業的技術實力,更鐫刻著其30年堅守的綠色發展初心。

資料圖
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,培蕾基質的綠色實踐始于原料端的生態考量。企業精選進口泥炭與椰糠,并采用精心設計的配比方案,結合高品質的發酵原料制作基質。這類原料兼具疏松透氣的物理特性與穩定的化學屬性,能為作物根系構建會呼吸的生長環境。值得關注的是,企業研發的專利靜態框式發酵技術,將工農業有機廢棄物轉化為優質基質原料,既破解固體廢棄物處理難題,又實現資源循環利用,完美契合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綠色發展導向。
“這項工藝技術的核心是讓‘廢物’變‘寶物’。” 培蕾基質創始人蔡培元介紹,團隊歷經多年攻關有機物料發酵腐熟技術,能精準調控原料凈化與配方優化,生產過程碳排放顯著低于傳統工藝。依托這項核心技術及31項自主知識產權專利,培蕾基質在固體廢棄物凈化處理領域確立了國內領先地位。
生產車間內,綠色理念貫穿全程。電腦自動配比系統精準調控泥炭、木纖維、珍珠巖等原料比例,全自動流水線實現從原料處理到成品包裝的無縫銜接,不僅保障每批次產品質量穩定,更通過精細化生產降低資源消耗。企業生產車間負責人表示,標準化生產在提升效率的同時,最大限度減少物料浪費,并且確保了質量穩定,這正是綠色制造的精髓。
培蕾基質的綠色價值最終在田間地頭彰顯。企業負責人表示,該公司生產的育苗基質能有效破解植物營養不足、根系發育不良瓶頸制約,提供豐富營養,促進植物健康生長,增加抵抗力,改善根系結構,提高植株質量和成活率,為良好的植株生長創造有利條件。其用于栽培的基質產品更成為土壤改良的“生態醫生”,解決土壤貧瘠、缺乏養分、酸堿度不平衡等問題,改善土壤結構,增加有機質含量,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,促進根系生長,增強植物對病蟲害和逆境的抵抗能力,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,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。
“30年來我們始終以科技創新踐行綠色發展。”企業負責人表示,從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到土壤生態修復,從智能化生產到綠色產品,未來,培蕾基質將持續優化配方與生產工藝,深化科技創新,向高而攀、向綠而行,朝著行業領先的農業基質供應商發展目標闊步邁進。(全媒體記者 陳志奎)
責任編輯:費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