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蘇鎮江:從“病有所醫”到“病有良醫” 小島居民也有“健康守門人”
金山網訊 近日,在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,74歲的陳家龍攙著老伴陳寶榮前來看病。“老伴最近查出腦梗跡象,秋冬換季要特別當心,家庭醫生一提醒,我們馬上就來了。”陳家龍告訴記者,妻子有20多年高血壓和10年高血糖病史,而自己則在5年前的免費體檢中查出血糖偏高,夫妻倆現在都是世業鎮衛生院慢病管理團隊的關注對象。

慢病門診醫師吳玉珍經過問診后,為陳寶榮開出了輸液治療的處方。安頓好老伴,陳家龍熟門熟路地來到去年新落成的健康管理中心。“照顧阿姨別太累,自己的血糖也要盯緊,慢性病早發現、早干預最關鍵。”主管護師邵君艷一邊為他檢查,一邊叮囑道。
世業鎮是長江中的一座小島,常住居民達萬余人。看病難,一度困擾著島上的居民。“坐公交車去市區大醫院看病,一來一回兩個多小時,如果遇到大霧高速封路,想去都去不了。”陳家龍說,最近幾年鎮里的衛生院條件越來越好,大家有什么頭疼腦熱的,都先到衛生院里求診。
去年,陳寶榮不慎將手摔成骨折,陳家龍趕忙把她送到衛生院。當年剛入職的年輕醫生張佳豪為陳寶榮做了手部CT,掃描影像實時傳往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。不到10分鐘,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影像科專家的診斷報告就傳回了系統,建議手術治療。通過衛生院的轉診系統,陳家龍順利預約到鎮江市區三甲醫院的號源。
“到了醫院就有醫生安排我們住院,由于老伴血糖太高,一度無法手術,后來經過調控才達到手術標準。”陳家龍回憶說,當時還擔心出院后的血糖問題,沒想到每周三都有三甲醫院的內分泌科專家來衛生院坐診,現在老伴血糖控制得很好。
2014年12月13日,習近平總書記到世業鎮衛生院考察時指出“沒有全民健康,就沒有全面小康”。沿著這一指引,衛生院迎來從“病有所醫”到“病有良醫”的新變化:硬件設備煥新升級、慢病管理精準防控、“全專聯合”深度協同……
“近5年來衛生院發展再提速,新建胃腸鏡中心,引進32排螺旋CT,為近2000名慢病患者建立檔案,推動全專聯合門診從6個發展到9個,基本實現‘天天有專家’。”世業鎮衛生院院長王峰說,該院針對常見慢性病開設“兩篩三防”門診,推動“治已病”轉向“防未病”,全鎮慢病人群基層就診率從2023年的73.2%躍升至91.5%。此外,衛生院還通過訂單培養、職稱改革與薪酬體系優化,不僅留住了像張佳豪這樣的年輕人,也吸引了省級骨干人才安心扎根。全院衛生技術人員中,本科以上學歷者占比83.3%,中級以上職稱者達半數。
世業鎮衛生院的變化,是鎮江基層醫療升級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該市構建起3個城市醫療集團、6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8個專科專病聯盟,215個“全專聯合門診”讓專家“常駐”基層。今年前三季度,全市下派專家坐診近5000人次,接診患者超4.5萬人。
《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》提出,要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,健全健康促進政策制度體系,提升愛國衛生運動成效,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和人民健康水平。“這為衛生院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,也為我們繼續服務好小島居民增添了底氣。”王峰說,全院上下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,將圍繞島內常見病、多發病,系統布局人才梯隊,把慢病管理做精做細,真正當好居民的“健康守門人”,讓“小病不出島,大病有依靠,健康有人管”的承諾,化作島上居民每一天的踏實與心安。(錢飛)
責任編輯:華筱婷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