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身小廣場淪為居民曬場 器材銹跡斑斑
????金山網訊 “由體彩公益金購買、捐贈給小區居民使用的體育器材,因長期無人管護,銹跡斑斑且損毀嚴重。更遺憾的是,好端端的健身小廣場,被居民賤用當作曬場,甚至連坐式推力器上都曬滿芝麻和豆子的秸稈。”昨天,市民岳先生向本報反映潤州區大橋新村一區健身場地和器材被占用,希望相關部門管一管。潤州區文體局相關負責人稱,該套體育器材屬老舊銹蝕器材,近期將予以拆除。
????昨天,記者順著長江路西行來到大橋新村,發現健身場地上運動器材真不少,高低單杠、坐式推力器、跑步機、扭腰器等,只可惜這些體育器材不是被損毀,就是銹跡斑斑,大多已無法使用。
????“早就沒有人來鍛煉了。”小區一位居民說,這里是涉農拆遷安置小區,居民都住著二層小樓房,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種莊稼種菜。現正值收獲季節,小區里沒有曬場,居民便將收割的芝麻和豆子搬到健身場地上晾曬。正在晾曬秸稈的一位阿姨說,她住這里時間不長,見別人在場地上曬東西,她也將自家東西搬了過來。
????針對健身場地變成曬場,潤州區文體局體育科一位負責人解釋說,該套體育器材安裝使用六七年了,銹蝕嚴重需要拆除,他們已安排人員近期拆除。
????“小區體育器材是由社區或村委會,以及受委托的物業管理公司提出申請,經體育部門審批后捐贈給小區居民使用的。”該負責人說,安裝到位后,由受贈單位負責日常管理。根據協議,一般要求受贈單位每周至少巡視一次,并安排專人管理,也可由社區志愿者或體育愛好者兼任。至于健身器材的維修、零部件更換等由體育部門負責,受贈單位不需要承擔任何費用。
????該負責人說,今年潤州區捐贈的十幾套體育器材,已全部安裝到位,普遍反映良好。該小區如果需要繼續申請體育器材,將列入2016年的安裝計劃。
????針對市民質疑,市體育局在網上給予答復:全民健身工程的器材經費來源于體彩公益金,是本著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”的原則捐贈安裝的。按照《江蘇省全民健身條例》和相關文件規定,全民健身工程(點)建設,體育部門負責配套器材,并指導安裝,檢查監督場地向社會開放;受贈單位將器材列入本單位固定資產登記,并負責器材的維護和管理。
????昨天,記者聯系大橋村村委會,一位負責人表示,他們已派人到場了解情況,發現來這里鍛煉的人并不多,他們將重新物色場地,申請安裝體育器材,并加強管理。(周本林)
責任編輯:張明